庭园假山山石喷泉工程设计的用法注意
时间:2020-04-07 10:27 来源:未知 作者:ynpq 点击:次
这里所指的"假山",是相对于自然形成的"真山"而言的。假山的材料有两种,一种是天然的山石材料,仅仅是在人工砌叠时,以水泥作胶结材料,以混凝土作基础而已;还有一种是水泥混合砂浆、钢丝网或grc(低碱度玻璃纤维水泥)作材料,人工塑料翻模成型的假山,又称"塑石"、"塑山"。 假山设计制作随着城市绿化特别是许多高档房地产小区的建立,小区内绿化的要求越来越高,亭台楼阁,假山瀑布,小桥流水的宜人环境越来越受人推崇。而假山的设计与施工看似简单,实际它涉及到建筑学、地理学、生态学、风水学、土木工程、美学、园林植物学、尤其是绘画和文学理论等学科,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。加之假山制作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几十年,基本上是停建状态,假山的设计与施工形成了一个长期的人才断档。而全国各地突然兴起的假山园林之风,使得假山建筑行业人才奇缺,各地的假山作品良莠不齐,精品少,平庸者甚多,甚至有不少劣作,不循规矩,不讲章法,就是一堆石头的盲目堆砌,不但毫无美感可言,而且有些是危岩凶险之作。因此,普及假山制作的基本知识十分必要。笔者集多年园林工作的经验,以及收集大量前辈经验介绍,在此提出来,供大家参考,请大家批评指正。 ●湖石石灰岩。色以青黑、白、灰为主,产江、浙一带山麓水旁。质地细腻,易为水和二氧化碳溶蚀,表面产生很多皱纹涡洞,宛若天然抽象图案一般。 ●黄石:细砂岩。色灰、白、浅黄不一,产江苏常州一带。材质较硬,因风化冲刷所造成崩落沿节理面分解,形成许多不规则多面体,石面轮廓分明,锋芒毕露。 ●英石:石灰岩。色呈青灰、黑灰等,常夹有白色方解石条纹,产广东英德一带。因山水溶融风化,表面涡洞互套、褶皱繁密。 ●斧劈石:沉积岩。有浅灰、深灰、黑、土黄等色。产江苏常州一带。具竖线条的丝状、条状、片状纹理,又称剑石,外型挺拔有力,但易风化剥落。 ●石笋石:竹叶状灰岩。色淡灰绿、土红,带有眼窠状凹陷,产浙、赣常山、玉山一带。形状越长越好看,往往三面已风化而背面有人工刀斧痕迹。 ●千层石沉积岩。铁灰色中带有层层浅灰色,变化自然多姿,产江、浙、皖一带。沉积岩中有多种类型、色彩。 园林中经常使用山石的地方和用法: ▲孤赏石:常选古朴秀丽、形神兼备的湖石、斧劈石、石笋石等置于庭园主要位置中,供人观赏。这些孤赏石除了本身具有瘦、透、漏、皱、丑的观赏价值,又因历年流传,极具人文价值,往往成为园林中的一景。"艮岳移来石岌峨,千秋遗迹感怀多",如上海豫园的"玉玲珑",苏州的"瑞云峰",杭州的"绉云峰"和北京的"青芝岫"。相传"玉玲珑"是《水浒》中花石纲的孑遗,因"以炉香置石底,孔孔烟出,以一盂水灌石顶,孔孔泉流"而著称。"青芝岫。原宋书法家米之章所有,现石上刻有乾隆御制七言诗。当然,也有借助于孤石而于上树碑成景的,如河南洛阳牡丹园中日本藤野先生的纪念碑。日本的枯山石,则是着重于布局的群体效果,与我国的孤赏石有所不同。 ▲峭壁石:明计成在《园冶》中"峭壁山者,靠壁理也,藉以粉墙为纸,以石为绘也。"常用英石、湖石、斧劈石等配以植物、浮雕、流水。于庭院粉墙、宾馆大厅布置,成为一幅少占地方熠熠生辉的山水画。 ▲散点石:以黄石、湖石、英石、千层石、斧劈石、石笋石、花岗石等,三三二二、三五成群,散置于路旁、林下、山麓、台阶边缘、建筑物角隅,配合地形,植以花木有时成为自然的几凳,有时成为盆栽的底座,有时又成为局部高差、材质变化的过渡,是一种非常自然的点缀和提示,这是山石在园林中最为广泛的应用。 ▲驳岸石:常用黄石、湖石、千层石,或沿水面,或沿高差变化山麓堆叠,高高低低错落,前前后后变化,起驳岸作用,也作挡土墙,同时使之自然、美观。 ▲石山洞穴:以黄石、湖石、露头石等堆叠成独立或傍土半独立的山石,俗称"石抱土"。一般高三、五米,高者可达数十米,并常在山脚设计花坛、池塘、水帘、洞壑。如上海龙华公园的红岩,上海植物园的大假山。这是一般人心目中的"假山",经常在单位绿地中出现,但不宜推广。 ▲山石瀑布:以园林地形为依据,堆放黄石、湖石、花岗石、千层石,引水由上而下,形成瀑布跌水。这种做法俗称"土包石",是目前最常见做法。如过去上海长风公园、虹口公园,最近施工的人民公园、虹桥公园及共青森林公园。 堆叠山石要注意的是:
|
- 上一篇:园林景观水景工程设计的作用与方法
- 下一篇:假山喷泉工程介绍及设计制作